搜索
收藏
讓理論在群眾中“活”起來
——安慶市理論武裝工作綜述
時間:2023-02-20 來源:安慶日報 作者:江月 王璐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
2022年以來,安慶市圍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主題主線,大力加強理論武裝工作,以上率下、創新形式,推動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為現代化美好安慶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證和強大的精神力量。
“接天線+接地氣”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去年以來,我市堅持“天線”“地氣”一起接,將黨的創新理論與群眾所想所盼、基層工作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將理論講出了“時代味道”“百姓味道”。
這一年,理論宣講接天線,以上率下。聚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精神實質和核心要義、聚焦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聚焦群眾關心的“急難愁盼”問題,我市精心組織編寫《安慶市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提綱》,對宣講內容把舵定調,形成宣傳宣講工作的“路線圖”“時間表”。
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采取“集體學習+專家輔導+研討交流+專題調研+視頻直播”五位一體學習方式,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經濟思想等開展學習28次。
14名市直單位領導干部和專家學者主動出擊,在全市各地各單位共作宣講報告40場,受眾約8000人次,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宜城大地家喻戶曉……
帶頭學習、帶頭宣講、帶頭講黨課、帶頭研討,精心研究制定學習方案……黨員干部“強筋壯骨”、活學活用,起到點燃燈一盞、照亮一大片的效果。2022年,安慶共開展各類宣講超2.1萬場,受眾約超95萬人。
這一年,理論宣講接地氣,直達基層。一條宣傳橫幅,幾個小板凳,黨員群眾們圍坐在一起,一場別開生面的“小板凳”理論宣講活動就開始了。去年,懷寧縣精心組織“板凳宣講”“涼亭宣講”,不設主席臺,不設辦公桌,把“文件語”變成“家常話”,用接地氣的形式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到群眾身邊。
宜秀區結合本地“鄧稼先故居”景點拍攝微視頻,圍繞“兩彈一星”參研者鄧稼先的故事開展宣講,通過報告式、互動式、座談式、調研式宣講,推動學習宣講工作不斷深化。
“宿松說”走進田間地頭,運用地道的“宿松話”和地方俚語,到黨員中心戶、農家院落、蔬菜大棚、專業養殖場等開展流動宣講,有趣又入味……
安慶各地通過搭建平臺把群眾“圍攏來”,創新形式讓群眾“想來聽”,學用相融幫群眾“解難題”。
與此同時,全市10200套大喇叭和應急廣播,每日早中晚三次常態化播放,將黨的創新理論送到田間地頭,也送到了群眾心坎上。
“品牌化+特色化”理論宣講走新又走心
1月6日上午,“安慶理論武裝大講堂”暨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議舉行。與以往的學習會不同,此次會議邀請了安慶老鄉、賽富亞洲投資基金的創始管理合伙人閻焱作輔導報告。這也是“安慶理論武裝大講堂”推出的第一場“走出安慶看安慶”系列講座,目的是誠邀安慶在外知名人士,本著問題和目標導向,多維度解析安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找原因、提對策,助力安慶重振雄風、重塑輝煌。“帶給我們很多思考和啟發,也讓我們增添了壓力和動力,這樣的輔導報告深入人心?!眳狞h員干部們表示。
近年來,為了提升理論宣講的效果,我市創新打造了“理論武裝大講堂”“藝術化宣講”“晨讀夜話”等一批富有特點、影響較大基層宣講品牌,讓宣講走新又走心。
去年,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宣傳,我市又推出“宣講大家說”系列活動。從機關單位到街鎮社村,從學校課堂到綠色軍營,從各類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到各大網站……宜城大地處處涌動著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
領導干部帶頭說、宣講團集中說、地方說、行業說、機關說、系統說等等,線上線下同頻共振,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宣講……在這場大宣講活動中,全市共開展約4500場集中宣講活動,近3000名宣講員參與,直接受眾近12萬人,網絡受眾約30萬人。
為進一步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貫徹向廣度拓展、向深度延伸,我市還積極組織宣講評比活動,以賽促講、以講促學,同時采取網上投票與專家評委打分形式。投票鏈接一經發出,就火爆“朋友圈”,4天期間累計投票20萬人次,超1.6萬名聽眾點擊播放,形成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燎原之勢”。
“有意義+有意思”理論在群眾中碰撞“新火花”
黃梅戲是安慶的鮮明特征。借助黃梅戲藝術形式宣講黨的創新理論,已經成為安慶的一大特色。
自2014年以來,我市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連續舉辦八屆全市藝術化宣講匯演,“文藝+宣講”碰撞出“新火花”。
“敲起竹板聲聲響,大家聽我細細講。金秋十月北京城,黨的二十大精神鼓舞人……”1月17日,安慶市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藝術化宣講比賽在望江縣太慈鎮桃嶺村舉行,47名宣講員通過黃梅小戲、岳西鼓書、詩朗誦、快板等藝術形式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活動還通過“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等同步直播,讓“有意義”變得“有意思”。
在宿松縣程嶺鄉,文藝工作者自發以大鼓書、快板等藝術化形式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把理論“唱出來”“演出來”“展出來”,讓理論在群眾中“活”起來。
岳西縣開展以“把舞臺搭到百姓家門口、把黨的二十大精神送到千家萬戶”為主題的藝術化宣講活動,收集高腔《十年巨變歌頌黨》、黃梅戲《喜看今日多歡顏》等49部優秀作品,分為4個片區開展巡回宣講,讓黃梅鄉音響徹大地。
群眾在哪里,陣地就設在哪里,宣講就講到哪里。
開展6期“二十大精神宣講大家說”優秀微視頻評比活動,收集微視頻126部,推出優秀微視頻33部;連續開展3年藝術化宣講網上直播;黨的二十大精神藝術化宣講直播在線人數達5萬人以上……我市聚力打通線上線下陣地平臺,充分關注青年人“愛看愛逛”的社交平臺、短視頻平臺等,推動內容“上云”、理論“下沉”,讓理論宣講由“一時一地”變為“隨時隨地”。
一次次深入淺出的宣講,一幕幕互動交流的場景,猶如春風拂面,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安慶大地深入人心,成為最嘹亮的主旋律、最昂揚的精氣神,匯聚成以學促干、推動安慶“重振雄風、重塑輝煌”的磅礴力量。
責任編輯:張緒梅 高林
執行編輯:柏堯